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搭乘数字经济快车 让非遗“活”起来

来源:法制与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5 15:3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闻背景: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刺激着传统产业的转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搭上了数字经济转型“网红”的快车。尤其是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给非遗“网红”之路带来了

新闻背景: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刺激着传统产业的转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搭上了数字经济转型“网红”的快车。尤其是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给非遗“网红”之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培育一批“网红”品牌。

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近些年,从赫哲今金的说唱到古典民族史诗《格萨(先生)》的说唱,从西湖的绿茶制作工艺到潮绣、潮瓷、潮戏曲、工夫茶,从海南利津到青藏高原编织的藏毯……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成为文旅消费的“菜鸟”和“潮流” ”,深受群众欢迎。

不久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公布,一批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保护名录。沙县小吃和柳州田螺面的制作技艺“出名”,让很多人觉得,从小吃到大牌家乡味,都是“身边的非物质遗产”。截至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达1557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火”,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购物节”等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在国家级贫困县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作坊成为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一些地方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写入村规民约,助力乡村振兴……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田间小巷“走出来”,传承发展的活力在于人们的视线,理解和喜爱。这些启示我们,只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造福人民。

不断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渠道

善用数字媒体技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感觉”。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加持,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听得见”、“摸得着”、“拿走”。但也要注意数字媒体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局限性,避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化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

合理推进非遗品牌发展,让转型更加“有序”。进一步提高非遗产品设计生产水平,同时有序推进非遗品牌转型升级。在保持非遗产品原有形态和文化精髓的前提下,扩大非遗品牌影响力和产业链。

非遗传遗产需要保护传统技艺,不断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渠道。只有合理平衡两者的关系,非遗“网红”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们常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传统。拍摄影像记录非遗之美,与工匠跨界合作,以志愿者的身份体验非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非遗,用声音说出来。例如,广东粤剧等剧团与直播平台合作,以直播等新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注入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伦理道德,按照党的要求,继承和创新。时代,让中国文化展现永恒的魅力和当代风采。毫无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民族认同感和认同感的“指示灯”,是社会和谐的“助推器”,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弘扬民族特色的“压舱石”。统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参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出现在生活中,让它发光和迷人。

小字大意:

@蜀郡小茶:传统工艺,希望不被遗忘。

@小程故事:对于非物质遗产,我们要保护、传承、弘扬它,让它在我们的指尖不断升温。

@小小仙女蓉爱可乐:传承中华文化,做非遗的接力。

@我做回我自己me: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到这里,自豪感油然而生。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希望永远传承下去。

中国经济网发布: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在生活中扎根。近年来,“古代经济”越来越流行。从李子柒的田园生活,到服饰风格的汉服热潮,再到令人惊叹的端午游,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活”起来,才能更好地“火”起来。应该说,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已经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那么,在数字经济下,非遗传不如打通线上线下,更多创新的内容表达方式,让更多的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坠落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未来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法制与经济》 网址: http://www.fzyjjzz.cn/zonghexinwen/2021/0625/1937.html



上一篇:数千亿“颜值经济”蓝海里,买单的究竟是哪些
下一篇:西班牙一季度GDP不到4年前水平?去年广东省经济